对于贵州建省后首位被“海内群以名臣大儒推之”的黔中学者孙应鳌的学术渊源,自清末黎庶昌以来,学术界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即认为孙应鳌是在十九岁时见到泰州王门的徐樾才开始接触心学的。然而,重新梳理历史文献却发现,孙应鳌因少年读书时没有明确的师承,所以“不立门户”而博览众家,其入手处在陈献章、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而对蒋信的学说也有所了解。因为“学遂通”,故徐樾“一见而大奇之”。入仕后,孙应鳌又在蒋信的影响下,转向“得定性求仁之学于宋大儒程纯公”。中年后“归本于学孔”,最终形成了“以求仁为宗,以尽人合天为求仁之始终,而其致功扼要在诚意慎独”的思想。孙应鳌是黔中王门的代表人物,其一生学术历程受蒋信的影响颇深,而蒋信在黔期间的讲学活动是继王阳明之后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学术输入,不仅直接培养了马廷锡、李渭、孙应鳌等黔中王门第二代弟子,更是涵养了黔中王门重视躬行实践的品性,可以说是黔中王门学术思想建构的直接指导者,在黔中王门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深入考证这一问题,对于重新思考阳明悟道前贵州的学术、黔中王门学术思想的建立以及历史地位,均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