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为及时保障军需民用,工副业生产集中性发展,主要优先建设工厂,并整合零散的家庭手工业建立小型工厂,合作社则主导消费领域。随着抗日战争的阶段性进展,围绕着经济建设中的群众路线,华北根据地发展经济的方式由集中式向分散式转变,厂与社的关系也经历了先厂后社,到以厂带社和厂社结合,再到由社办厂的演变。毛泽东《组织起来》一文发表后,中国共产党强调合作社要以农业为主,工厂及家庭手工业作为合作社的“副业”。到1945年,工业落后已直接影响到“耕三余一”的实现,且工厂手工业仍是合作社实际经营中必不可缺的业务。对此,中国共产党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积极推进合作化工厂的兴办,以达到工农业生产平衡。